⑴ 價格和指標背離的原因是什麼
通常分為頂背離和低背離。價格創新高而指標沒有創新高為頂背離,價格創新低而指標沒有創新低為底背離。
運用周線指標背離選股
在幾乎所有的技術指標功效中,都有一種背離的功能,也就是預示市場走勢即將見頂或者見底,其中MACD、RSI和CCI都有這種提示作用。投資者可以用這些指標的背離功能來預測頭部的風險和底部的買入機會,但在選擇的時間參數上應適當延長。由於日線存在著較多的騙線,一些技術指標會反復發出背離信號,使得其實用性不強,因此建議重點關注周線上的技術指標背離現象。
一般而言,MACD指標的走勢應與股價趨勢保持一致,即當市場走勢創出新高的時候,該指標也應隨之創新高,或者是同樣處於一個向上的趨勢,反之亦然。如果出現相反的走勢,則意味著市場即將見頂或者見底,此時就應注意要逢高賣出,或者考慮在底部擇機買入了;CCI指標則是衡量市場走勢在正常范圍之內的指標,即順勢指標,是重點研判股價偏離度的分析工具。一般而言,其數值在-100到100之間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而當其穿越100的時候表明有異動,或者是數值在-100以下經常向上走高的時候就意味著見底,只不過見底的信號需要反復發出才能確定。RSI指標也是如此,其周線指標也具有極強的提示作用,當市場價格持續走低,但該指標保持拒絕走低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底部的來臨。
回顧市場以往的走勢,從周線指標來看,當底部背離出現的時候,往往意味著買入機會來臨。那些背離時間越長的個股,啟動之後股價往往越有驚人的上漲空間。如近年來漲幅較大的渝三峽,其股價先是一路走低,到2005年7月下探至最低後再企穩走高,但其MACD周線指標在2004年8月就見底,而後一直走高,背離時間長達近一年。同樣,其RSI指標在2004年7月就下探到最低而後繼續走低,與股價形成背離,此後雖然其股價不斷走低,但其RSI指標始終沒有創出新低。同樣是該股的CCI指標,多次發出在底部背離的信號,顯示該股已經嚴重超跌。這些指標預示著該股背離非常嚴重,同時也預示著該股一旦發力將有驚人的漲幅。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背離指標的運用要靈活,並且要結合實際情況,並非在頂部背離馬上就走,而在底部背離馬上就買入。事實上,背離在判斷頭部的時候可以高度警惕,因為頭部反復背離的次數相對較少,在二次背離的時候一般就要准備隨時離場了。但對於底部背離的操作需要謹慎,因為當第一次背離之後其股價有時候還會出現50%甚至更高幅度的下跌。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底部背離多時的個股,這類個股一旦趨勢改變,股價開始走高,後市往往有較大的漲幅。
⑵ 為什麼說價值與價格相背離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形式
商品的價格漲落、波動表面上看是因市場供求因素的影響,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高低。其實價格不管怎麼變化,始終都圍繞著商品的價值這根軸線上下波動的,因為商品的價值是社會(行業)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本質上就是該行業商品的最低平均生產成本(維系再生產的最基本能力)。如果企業長期低於最低生產成本,企業家不幹(沒利潤),工人也不幹(沒有工資),企業肯定倒閉。所以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背離實質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或起作用的形式。